English

走出小食品消费误区

1999-06-07 来源:生活时报  我有话说

误区一、名字越洋越好。竞相起洋名是食品厂打出品牌最常用的手段,但对儿童的负面影响却突现出来。有些名字如“兔八哥西洋果”、“卡罗奇泡泡糖”等等,还能让家长知道里面是什么。更多的则是标一个洋名字如“可力佳”,使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也给小孩造成错觉,认为名字越洋越好吃。其实,袋子里面不过是加糖后油炸的薯干而已。

误区二、玩具越多越好。往食品袋里放卡通玩具是厂家使出的另一招,生产厂家为了迎合孩子们爱玩的心理,便在食品袋里装些粗糙低劣的塑料小玩具,孩子们打开看看没啥意思,也就顺手扔掉了。花块儿八毛钱买一袋小食品,里面去了玩具再没啥可吃的了。有的产品还让孩子们集齐某类图案或卡通人像系列后去兑奖。可至今没见到任何媒体公布中奖孩子的名单。

误区三、包装越花越好。在包装上别出心裁也是食品厂家惯用的绝招。有些小食品包装十分考究,大小袋盒花花绿绿,图案非常精致。可当你打开一看,多半是膨化食品。不少产品虽然在包装上赫然写上“营养”、“健康”等字样,实际上营养组成往往并不平衡。广告中高歌“美味营养”的“果冻”几乎不含果汁,仅仅是食用胶质加上香精、色素和糖制成的,不仅没有营养,对一些营养素的吸收反而不利。

误区四、广告说好就好。最糟糕的是,广告把产品吹成了既能强身又能启智的万灵丹。电视画面上,原本瘦得可怜的儿童吃了某名牌儿童食品,立即能单臂做俯卧撑,更有甚者,把考了双百分说成是喝某种营养牛奶的必然结果。此类误导宣传让家长们大感头疼,因为他们不得不多花冤枉钱,如一块仅80克的巧克力要10元;一袋仅200克的话梅要15元等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